为人民服务[快穿]_为人民服务[快穿] 第316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为人民服务[快穿] 第316节 (第2/3页)

那就自己去看看呗。眼见为实,耳听为虚,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看了就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??她心动了,跟随回城下放知青代表团的人一块坐上了火车,然后又转了驴车,和他们一道看了那条壮阔的水渠。

    ??真的是穿越了高大的山脉,一点点凿出来的水渠。时值盛夏,河水清澈,哗哗的流淌,浇灌了两岸的稻田,让丰收变成了触手可及的希望。

    ??唐安妮不知道该如何形容那瞬间自己的震撼,他就呆呆地站在水渠旁,瞧着河水奔流不息。

    ??那一刹那,她心中涌现出种古怪的情感,她脱口而出:“我能留在这里吗?”

    ??陪伴她的知青嘻嘻哈哈,直接表示:“可以啊,欢迎,大队小学正缺老师呢,你要不要过来代课。”

    ??知青大回城之后,很多乡村小学陷入了适时的瘫痪状态。短时间内,地方政府也无力调配这么多教师资源。所以有些学校停办了,有些学校合并了,尤其是偏僻村落的孩子,不得不翻山越岭去上学。

    ??这一回他们知青代表团回来不仅仅是为了回忆自己的青春,也有人存了心思再留下来。

    ??比起大城市,这里的条件肯定更简陋。可他们下放多年,反而更加习惯这儿的生活。似乎在这里,他们增加能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。

    ??唐安妮点头:“好,我愿意去当乡村教师。”

    ??她留了下来。

    ??第161章 番外唐安妮

    ??20岁之前, 唐安妮常常问自己:我是谁?

    ??除了唐家大小姐这个附属的身份之外,她还是谁?她一直没找到答案。

    ??20岁之后,在这个问题面前, 她可以郑重其事地写上三个字:唐老师。

    ??对, 她现在是林县下面一个村的小学老师。从县城到她工作的学校, 要先坐公交车,然后改乘拖拉机,再往里走,就得换成牛车了, 因为连拖拉机都不好开。

    ??她第一次进村时,公交车坐了一个半小时, 拖拉机开了两个小时, 牛车坐了整整三个小时。

    ??她和送她来的同志本以为中午能到学校的, 结果到了天黑, 才踏上村子的地界。

    ??坐在牛车上,她吓得心惊肉跳,她从来没摸黑走过山路, 没到过这么偏远的地方。

    ??赶车的老头却乐呵呵地一直连笔带画地安慰她。只是他说的话她一个字都听不懂。中国太大了,每个地方的方言都不一样。即便在同一个省, 大家都未必能听明白彼此的话。何况是她这种从小生活在美国的人。

    ??还是县里的同志帮她翻译:“没关系。牛眼睛是亮的,自己会发光,不会走错的。”

    ??唐安妮发现了中美农民共同的特点。似乎依靠土地生活的人,对田土以及牲畜都有种外人难以理解的感情。仿佛它们是他们的家人一样, 他们无条件地信任着他们。

    ??谢天谢地, 那头慢吞吞的老黄牛没有辜负它主人的信任, 虽然速度和蜗牛有的一拼, 但依然成功地将客人送进了小山村。

    ??唐安妮看着远远地一条火龙, 十分惊喜:“今天是有节日吗?”

    ??她听说中国有很多民族,其中有些民族会过火把节。等到节日那一天,就会点燃大大的篝火,大家一块儿欢歌笑语,共同舞蹈。

    ??县里的同志先笑了:“对,为了欢迎你举办的节日,这都是来迎接你的人。”

    ??牛车再往前走十几步,她就看清楚火把下的脸庞了。领头的是几位中年男女,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二三十个孩子,每个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,好像暗夜中的牛一样。莫名其妙就让人心安。

    ??小孩子们看到她,最先发出欢呼:“老师来了!我们有老师了!”

    ??这里的村小学是60年代末期知青大下放时才建起来的。后来随着知青陆续回城,本地又过于偏远,难以从外地招老师,今年最后一位老师回城结婚之后,学校就陷入了事实上的瘫痪状态。

    ??原本过完暑假,公社想办法要把剩下的学生并到另外一所村小学去上课。但如果这么做的话,就意味着这些孩子每天得走差不多十里地的山路,在路上奔波近两个小时才能上学。如此一来,势必会有很多学生选择辍学。

    ??因为在偏远的农村,即便不到10岁大的小孩也是家中的劳动力。他们要负责打猪草喂家中的禽畜,还要帮大人烧饭做家务。如果去那么远的地方上学,时间都花在路上了,他们也就没办法再干活。对于贫困的农家来说,这是个不小的损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